2020年12月12日,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社会美育研究所联合中国美术报、人学国际基金会共同举办以“审美素养如何评价”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绘画系教授、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李睦带领清美社会美育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们就“美育当中学生审美素养测评的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传统意义上,美育,全称为审美教育,以培养理性与感性统一、人格健全的人作为美育的基本宗旨。其本质是以人文艺术为主要途径的感性教育、价值教育,是丰沛情感与心灵、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从美育的学科归属层面,美育源起于美学,从属于教育学,而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地采用艺术学科的观念与方法。而在此基础上,美育更有其新时代的扩展内涵,亦即:美育是一个艺术、人文与科学的跨学科交叉领域,美育用“育”的方式将美的理论与美的实践融合为一体进行领会和表达。
不仅如此,美育也是科学的求知原则和人文的生命天性在“育”的作用下碰撞熔炼的独特领域,因此,会议认为:美育是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在审美层面的教育实践。以下所示的审美素养评价原则的提出,主要基于美育的经典思想,并在其中融入了研究所对于美育扩展内涵的解读,望与各界教师、学者与社会公众讨论,以期不断完善,更好地助推当代学校美育的教育实践。
会议观点归纳如下:
1.什么是审美素养?
美育是一个人文与科学的跨学科交叉领域,它是用“育”的方式将美的理论与美的实践融合为一体进行领会和表达的领域,而审美素养则是美育的人格展开与行为表征层面,美育是一个艺术、人文与科学的跨学科交叉领域,它用“育”的方式将美的理论与美的实践融合为一体进行领会和表达,而审美素养则是美育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审美素养关乎人最基本的情感能力、价值判断与人格整全。审美素养至少包含心灵感知、创造性思维、沟通、知识和技巧四个方面。
2.审美素养是可以测评的吗?
审美素养固然无法像数学一样量化,但仍然有其自身的衡量标准。以往的美术测评主要关注审美素养的两个因素:艺术常识和艺术技巧,但未能全面涵盖审美素养中的创造性、沟通能力和心灵层面。建立健全审美素养测评的重心,就是要更为全面、全过程地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灵发展。
3.为何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测评?
测评学生的审美素养不是出于美学和艺术的必须,而是出于教育实践和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审美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无论如何高远,要想在学校教育中形成普及,都应落到实处,而课程、方法、测评三者缺一不可。就现阶段的教育评价而言,学生对审美的个人理解、交流分享与独立创造,尚未被现有的测评所全面地考察。只有契合审美教育理念、科学有效的测评,才能确保其在现实的大中小学教育中有据可依,形成可持续发展。
4.被测评的群体(学生)有哪些共性?
有一个前提应反复强调,审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非仅仅是少数艺术专业学生。这意味着审美素养测评的标准并非专业艺术素养的低阶版,而是有其自身的考评重点,应结合一般学生的核心素养标准,关注有助于长期成长的核心能力,包括独立思考、情感、沟通等因素。
5.学生审美素养测评的“评委”至少应包含哪几种角色?
谁有权力测评学生的审美素养?任课教师应当是主角,但不是唯一的角色。应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共同组成,而各自所占比例尚需进一步的探索、实验和研究。
6.如何保证学生审美测评标准的学术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学生审美测评标准应由与审美教育直接相关的领域专家共同研讨、提出草案,由主管教育部门制定和出台。有关专家应包括但不限于艺术教育家、艺术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人文学者等。应在草案阶段开启听证会,邀请大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发表意见。
7.学生审美素养测评“结果”的适用范围
学生审美素养测评的结果对评估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创造力、情感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衡量一个学生未来综合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一种“判决书”。因为审美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变化。同时,学生审美素养是对全体学生的测评,不宜以其来决定一个学生是否适合以艺术为职业。
8.审美素养测评与教育部“核心素养”的关系?
审美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柱之一,人的审美素养的健全与发展,有助于促进人的感知、思维乃至多种学习能力,因而审美素养与其他素养(科学、道德、体育)并行不悖,且相互促进。
9.学生审美素养测评应避免哪些误区?
审美素养,与其它人文素养一样,是相对长的时间里形成的,因而对它的测评应重视过程多于重视结果。仅以一幅考场上的画、一张艺术常识考卷来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是极其片面的。
审美素养不是竞技比赛。
10.在国内外,学生审美素养测评有哪些可供参照的经验?
可参照的案例有哈佛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注重过程性评价(具体方式如建立学生档案袋等)。
清华美院绘画系教授、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李睦在研讨会上谈到,问到什么是美育,首先要涉及到美育和审美的关系、审美的和艺术的关系,然后他们三个人加起来是不是能构成素养?从美育开始到审美,当然包括审美判断、审美教育,到艺术实践与创作到能不能达到我们期待着美育能达到的素养,这是横向展开的观点。如果从纵向来看的话,那么我在想美育、审美素养分别就从纵向的层面有没有跟另外几个概念相关联,比如说美育是不是和“目标”有关系,这是一种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诉求。那么审美是不是跟“过程”有关系,在实施或接近这个目标和诉求的过程中应该发生的哪些跟教育相关的内容,跟研究相关的内容。“过程”具体联系到他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再接下来最终通过目标、过程、方法,我们能达到什么样的一种“能力”,但这个“能力”和上面提到的“素养”都打引号了,我们知道这不一定仅指的是一种体力上的能力,而是包括思维、认知,全方位的一种能力。
艺术疗愈师、局泡泡联合创始人袁媛谈到,她本身现在是一个艺术疗愈师,学的专业就叫艺术疗愈,就是用艺术的方法去参与到应对人们从小到大身心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从70年代开始,意大利就把艺术疗愈放到了医保体系中,也就是说人们的身体出现恶化的时候,他的精神可能在康复的过程当中是会有很大影响的,也就是身心是一体的。其实刚才听到几位老师在探讨这个过程,觉得特别感动。这证明在我们国家也有这么一批人,已经开始防微杜渐了,而不要让大家在后面出现问题之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她们专业的毕业生大概有80%的人会走进意大利的儿童或小学教育中的美术老师的队伍中。艺术疗愈其实跟刚才大家在讨论的审美素养的评定的学科建设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也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建设过程。因为人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个体,它既有心理情绪又有理性思维,拥有不同的能力,且每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以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技能或是认知方面达到怎样的程度?这其实是需要不同的大学科团队的共同建设来完成的。
清华美院绘画系2010级硕士、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委员陈昱谈到,他在想审美素养评价体系是一成不变的吗?还是说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他觉得艺术本身是不确定的,审美其实也在一直变化当中。人们对美的认知其实每朝每代、每时每刻,可能每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评判。所以他觉得这个评价体系根据每个人的层次不一样,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它本身应该是公开的,不是确定的。针对中小学生可能会形成一种知识型的评价体系,因为中小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偏向于知识的积累;到了中学或者是年龄稍大以后,可能更偏向于能力的培养,这时审美素养的评判标准可能会变成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所以我觉得这个审美素养评价体系是随着年龄段或者随着个人层次,或是随着评价对象的不同而调整的。
清华美院2011级硕士升、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委员王冲谈到,关于评价体系本身有一些个人的想法,基于在一线教学的观察,他发现很多老师是站在理论的高度,从上往下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但他可能想的是从基础往上推,然后再反向推进,这其实和课程研发的思路是类似的。比如之前提到的“感知”的问题,其实感知是从美术学科最基础的一些语言中得到的,学生通过一些训练得到的一些感知,在感知过程中又得到一些提升,这些提升可能是一种曲线型的变化。因此感知从最基础的学科来的,不是从上往下形成的。如果人们先设定评价体系应该有哪些维度,然后再拟出一个表格去填充,这可能和审美素养教育的过程是相反的。或许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总结出来这个体系,所以认为评价它是体现出来的。包括前面强调的评价体系的“权威性”,他觉得一旦提到“权威性”,其实证明是自上而下的往下压的状态。但事实上如果从教师或从教学角度出发,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向上发展的状态。
提供:校友高登科
整理、摘编自: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