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进入21世纪,国际纤维艺术的发展与格局变化离不开本世纪兴起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这一展会从 2000 年创办至今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纤维艺术展事之一。本文以第11届展览、20年历程为契机,联系反思“洛桑双年展”的经验教训,从“产业基础与国际接轨”“魅力引领与机制探索”“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评述,回顾“从洛桑到北京”的发展之路, 希望为该展览与纤维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从洛桑到北京、洛桑双年展、纤维艺术、回顾与展望
2021年1月16日,随着“从洛桑到北京” 第十一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全球线上开幕,这场艺术与学术的盛典已经持续了20年,影响力遍及六大洲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纤维艺术展事之一。受疫情影响,本届展览以“共生共存”为主题,转为线上“云”展览,在实现这一学术品牌延续性的同时,以纤维艺术柔性且富有温度的语言抚慰与关怀世界。“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下文简称“从洛桑到北京”)是对上世纪开启的“洛桑国际壁毯双年展”[1](1962-1995,下文简称“洛桑双年展”)的承续,被誉为“欧洲之外的传奇”[2]。那么,回望20年的发展之路,中国纤维艺术崛起的背景与契机是什么?“从洛桑到北京”20年的成就与特色是什么?面向未来,展览的定位与趋向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文联系反思“洛桑双年展”的经验教训,从“产业基础与国际接轨”“魅力引领与机制探索”“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评述,以期促进纤维艺术家以一种更加自知、自觉、自信的态度面向未来。
《光之亭》,林乐成(总策展人),合作者:李广忠、林月红,材料:竹子,1200厘米×600厘米×600厘米。
《时光的足迹》,尼跃红(策展人),材料:毛线,280厘米×150厘米。
《印象》,洪兴宇(策展人),合作者:栾新玉,材料:羊毛线、棉线,90厘米x90厘米。
一、产业基础与国际接轨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兴起并非偶然,除了基于悠久的织物历史文化,更着眼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出口商品经济和轻工业的发展。而在当时,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工艺美术品,地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大宗品种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地毯行业的振兴与繁荣,为之后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发展奠定了行业基础。进入 80 年代,改革开放促进了国际交流和思想解放,以中央工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为代表的艺术院校师生和艺术家们开始参与到“壁挂”[3] 艺术的创作中,先后举办了“首届壁挂艺术展”(1984 年)、“现代壁挂展”(1986 年)、“中国壁挂艺术展”(1988 年)、“袁运甫挂毯展”(1988 年)等。中央工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张仃、庞薰琹、雷圭元、吴冠中、常沙娜、温练昌、袁运甫、刘巨德、杜大恺等一批老一代艺术家以及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林乐成都是现代纤维艺术事业的倡导者、发动者和组织者。[4] 这与上世纪欧洲壁毯艺术的复兴不无相似之处,均离不开知名艺术家的跨界参与和努力。20 世纪 40 年代,法国艺术家、社会活动家让·吕尔萨(Jean Lurcat)及其号召的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费尔南·莱热(Fernand Leger)、让·阿尔普(Jean Arp)、索尼娅·德劳内(Sonia Delaunay)等 [5] 将现代绘画作品转化成大型壁毯,推动了壁毯艺术的复兴,进而促成了“洛桑双年展”的诞生。这股西方的壁毯之风传入中国,才有了上述“壁挂”艺术的浪潮。
《共生》,金奖,[韩国/美国]李美京(Mi-KyoungLee),材料:金属丝捆扎线、绑带、扎线带。
《雨》,银奖,[南非]菲奥娜·柯克伍德(FionaKirkwood),材料:尼龙、钢丝绒、塑料珠、聚酯数字印刷、铝织物。
《新希望-连接的桥梁》,银奖,[加拿大]克里斯蒂娜·萨迪(KrystynaSadej),材料:塑料箔、录像带、金属线和水晶珠。
随着“洛桑双年展”的停办,关于纤维艺术发展方向并未形成统一的声音,而中国纤维艺术的新苗正茁壮成长。曾参加“洛桑双年展”的格鲁吉亚艺术家基 维·堪达雷里(Givi Kandareli,1933-2006,苏联功勋艺术家)是将纤维艺术的新观念和新潮流引入中国的代表人物,他成为中央工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林乐成的导师,直接影响并倡导了“从洛桑到北京”的创立。1999 年,中央工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并入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成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2000年1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工艺美术系成立纤维艺术工作室,林乐成、张怡庄、蓝素明、洪兴宇四位教师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在艺术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浪潮中,中国纤维艺术的首批青年教师 们开始探讨纤维艺术的国际交流活动。缘于1999年10月刘巨德、杜大恺、林乐成和旅美艺术家翁如兰的一次面晤,筹办“中美纤维艺术家联展”和之前基维教授倡导的“国际高比林(Gobelin)展”的想法在林乐成心中萌发,并得到了当时系主任王培波的支持,经与会老师的热烈讨论之后,最终定名为“从洛桑到北京--2000 年国际纤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获得文化部的同意批复后, 2000 年 10 月 20 日,展览顺利开幕,来自 15 个国家的 90 余位艺术家齐聚一堂, 在基维教授的提议下,中外艺术家一致赞同复活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并于 10 月 25 日共同签署了由杜大恺、杭间、吕品田、王培波共同起草的《北京宣言》,正式设立“‘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展览委员会由此次参展的国际艺术家组成,共同承担薪火传承的使命,共筑纤维艺术的精神家园。
基于地毯与纺织产业的基础,迎着艺术教育国际接轨的浪潮,立足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学术平台,在世界各国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从洛桑到北京”得以创立。但“从洛桑到北京”在重新启程之前不得不反思上世纪“洛桑双年展”停办的原因,同时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及与欧美发展的时空差。中国经历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发展,浓缩了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很快被迫面对后现代社会、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及全球化问题,艺术世界也迅速完成了由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的转向,呈现多元并轨的发展模式,中国纤维艺术的境遇亦是如此。“洛桑双年展” 在展览后期所面临的当代艺术挑战和身份构建乏力的问题会不会重演?“从洛桑到北京”能否吸取“洛桑双年展”的经验教训,开辟未来新的可能?
《仁·山》,银奖,陈燕琳、王启迪,材料:真丝欧根纱、草木染。
《蒲公英阻断蝴蝶的梦》,银奖,[瑞典]王乐云(LeyunWang),材料:有机玻璃片、镜子。
《点的组合》,铜奖,[日本]出居麻美(MamiIdei),材料:棉、人造丝、聚乙烯。
《燃烧的哥特式》,铜奖,[立陶宛]雅库鲍斯卡斯·菲利克斯(JakubauskasFeliksas),材料:羊毛、粘胶丝。
《关怀与连接》,铜奖,梁开、[美国]玛丽·科里·马奇(MaryCoreyMarch),材料:彩色棉线、木背板、标签、石头。
《结绳-记疫》,铜奖,张海东,材料:帆布、图片打印、缝、打结。
二、魅力引领与机制探索
回望20年,创业维艰。1996年“洛桑双年展”宣布停办,令国际纤维艺术失去了活动的中心和展示的舞台,基维教授不无惋惜地说 :“瑞士‘洛桑双年展’的终止是人类的悲剧。”[6] 作为基维的学生,林乐成以敏锐的眼光将国际纤维艺术引入中国。千禧年伊始,在中国,以学院力量搭建的国际化艺术平台少之又少,在经验、人力和经费都有限的条件下,展览以纤维艺术为代表,试图重新赋予纺织行业新的生命力。纤维艺术教育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生发,从无到有,构建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系统教育体系, 为行业和社会培养了多层次专业人才 ;更创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学术平台--“从洛桑到北京”,延续“洛桑双年展”的精神,给各国纤维艺术家以新希望、 新平台、新视野,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纤维艺术的发展。展览走向全国,并获得兄弟院校、专家学者、企业友人等各界支持,成功举办了后来的上海展年(第三届,2004 年)、苏州展年(第四届,2006 年)、郑州展年(第六届,2010 年)、南通展年(第七届,2012 年 ;第八届,2014 年)、深圳展年(第九届,2016 年),编织着“发轫清华,走向全国”的经纬天地。
《文·明No.1》,铜奖,作者:王雷,材料:《英汉辞海》、纸搓线、编织技术。
《成长》,铜奖,[芬兰]艾诺·卡亚尼耶米(AinoKajaniemi),材料:亚麻、棉、毛、粘胶。
《纸·衲》,铜奖,金绣辰(KimSuJin),材料:纸、古籍。
《剪影缠绕》,铜奖,[美国]派柏·谢泼德(PiperShepard),材料:手工切割平纹细布、石膏、石墨、木材、钢电枢线圈。
《在风铃草的微风中》,铜奖,[英国]安斯利·希拉德(AinsleyHillard),材料:棉经纱、纬纱。
《刺绣宇宙》,铜奖,[墨西哥]玛丽贝尔·波特拉(MaribelPortela),材料:手工切割、染色纸。
让·吕尔萨和彼得·鲍里是好友,因为对壁毯艺术共同的热爱与追 求,1961 年创建了国际古代与现代壁毯艺术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Ancient and Modern Tapestry, 简称 CITAM),成为发起“洛桑双年展” 的核心组织和推动力量。然而,1966年在第三届“洛桑双年展”举办前一年,吕尔萨去世了。伤心失落的法国壁毯艺术家们拒绝参评并集体缺席展览。1970年,彼得·鲍里在完成第五届“洛桑双年展”的评审工作后不幸离世。他不仅注重发现和培养新锐纤维艺术家,也使得经典壁毯卫道者和新锐纤维艺术变革者之间达到了和平共处,但他的离去让 CITAM 失去了精神领袖, 因“洛桑双年展”脱颖而出的新锐艺术家代表玛格达莲娜·阿巴卡兹诺维茨(Magdalena Abakanowicz)表达了失落的情绪 :“我们以极大的热情为他工作,我们喜欢听他的评论,他让我们相信当下新材料的使用很有前途,他无比坚韧而且喜欢默默地工作,远离那些夸耀的人群,他是双年展的推动力和灵魂。”[7] 反思“洛桑双年展”中后期屡换策展人及评审委员会所造成的权力、观念的矛盾与分歧,及至最后一届展览主题为“十字路口(Criss- Crossings)”,在与当代艺术的联系和对比中走向迷途和尾声,可见展览初创时期领导力持续性的重要意义。因其可以促进新兴事业在开拓局面的同时获得稳定的环境,以促进管理及运行机制的成熟与完善。
《文本速度》,铜奖,[葡萄牙]阿尔维斯·迪亚斯(AlvesDias),材料:织物、纸张、杂志、废料、腈纶纤维、原亚麻、棉、手工纺亚麻。
《岩峿》,优秀奖,郑丹,材料:羊毛、面纱线。
《街头男人》,优秀奖,[美国]玛丽·伯格斯泰特(MarieBergstedt),材料:棉、涤纶、尼龙、生态毡、纽扣、旧衣服、木框。
而中国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多元,在短短的 20 年中,“从洛桑到北京”浓缩了传统、现代、后现代及当代的各种风格面貌,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状态。在林乐成的带领下,展览机制逐渐得到发展完善,与“洛桑双年展”相 比呈现以下优势: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策展人团队。策展人团队与这个展览一同成长,团队成员由艺术家、理论家和批评家构成,对纤维艺术及其未来走向有着深情的关切和清晰的认知,20 多年的专业积累和展览经验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和信任。二、展览始终与纤维艺术教育、行业发展紧密相连。“从洛桑到北京”以“学院派”为底色,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不仅为院校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相关行业培养了原创性的设计人才,从而深刻地促进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三、场地的灵活性和展览的流动性。“洛桑双年展”固守洛桑之城和肯东纳艺术博物馆(Musée cantonal des Beaux-Arts),展览规模和受众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单一的支持力量一旦遇到政策和人员的变化,便会让展览毫无招架之力,1992 年与博物馆合作的终止便预示了“洛桑双年展”的结束。而“从洛桑到北京” 开创性地以“展年”的形式(2004 年由王凯提出)让展览流动起来,不仅 可以扩大展览的受众和影响力,也能为不同的承办城市提供国际化的艺术盛宴与合作机会。多元多样的支持力量让展览的生命力得以持续绵延。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双年展,“从洛桑到北京”尚属年轻,展览机制与运行模式的探索与成熟是其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住-为了未来》,优秀奖,[德国]安妮塔·布朗根(AnitaBrendgens),材料:手工纸、线。
《引力石》,优秀奖,作者:[西班牙]亚松森·埃斯帕达(AsuncionEspada),材料:刺绣、毛毡工艺。
《太阳和月亮的拥抱》,优秀奖,[克罗地亚]伊芙琳·本杰斯科夫(EvelynBendjeskov),材料:羊毡纤维、天然蚕丝纤维、棉毛。
《私人空间》,优秀奖,作者:[格鲁吉亚]马娜娜·吉兹卡什维利(MananaDzidzikashvili),材料:棉线。
《四十只手》,优秀奖,作者:[英国]斯图尔特·凯利(StewartKelly),材料:靛蓝染料、棉、丝、棉线。
三、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
历经20年11届展览,“从洛桑到北京”已经成长为国际纤维艺术最重 要的学术平台之一。在继承“洛桑双年展”精神的同时,它走出了一条独具 特色的创新之路。其发展成就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 展览规模的扩大,展品质量的提升,展览面貌的丰富
2000 年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展示了 15 个国家 91 位艺术家的 116 件 作品,此后参展国家和作品数量不断提升,11 届展览共计展出 2500 余件作 品,平均每届展览展出 227 件作品。因流动办展,受展览场地的影响,每届 展览的规模不尽相同,其中线下展览以 2012 年和 2014 年的南通展年为代表,展览规模达到最高峰,拥有三个展区 5000 余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入选的 300 余件作品被高水平和高质量地展示出来。参展国家也由最初的 15 个增至 54 个(2016 年,深圳展年),及至今年的线上展览仍有 56 个国家的 300 余件作品展出,展览国家和展品数量稳中有进。近年来,在作品入选率方面, 第七届为 32%,第八届为 28%,第九届为 23%,第十届为 13%,第十一届(云展览)为 30%,在线下展览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可见展品质量和展览水平在不断提升。与“洛桑双年展”线性的发展逻辑不同,“从洛桑到北京”的 作品面貌呈现多元多样的丰富状态,虽然新型材料和空间表现形式的作品迅 速出现并发展壮大,但以壁毯为代表的经典形式仍保有一席之地。以第十一届双年展为例,壁毯作品仍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获奖作品中约 20% 是以经典壁毯为呈现形式,如本届展览优秀奖获得者郑丹的作品《岩峿》,采用传统的高比林技法编织完成,以山水意象的叠加变化表现民族精神之坚韧、高远。作为多次入选“从洛桑到北京”的参展艺术家,郑丹一直坚持采用这种传统工艺,其技艺逐渐精湛。不同的是,她在作品中融入了当代的审美与观念,让这种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她的作品早在 2012 年第七届双年展就获得银奖,并一直受到国际评委会的青睐。同时,展览不断推出力作,推出新人。美籍韩裔青年艺术家李美京(Mi-Kyoung Lee)第二次入选“从洛桑到北京”,她的作品《共生》一举摘得第十一届双年展金奖,获得国际评审委员会的一致好评。该作品采用的材料是包塑金属丝捆扎线,常见于面包袋等商品的封口。作者通过密集的劳动构造了高 4.6 米、宽 6.7 米的红色景观,既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狂野、升腾的力量,又让人反思当今社会的 物质性与复杂性。她的作品与第十一届展览的主题“共生共存”相契合。本次展览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得到世界各国艺术家的支持,创新性地开 展了“线上之旅”,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本届展览的很多参展作品也表达了对疫情、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反思,正如策展人洪兴宇所言 :“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激发了纤维艺术家更加自觉地思考人类应该怎样面对自然、面对环境、面对未来。”
阿瓦尔(AweAre)》,优秀奖,作者:[丹麦]夏洛特·奥斯特加德(CharlotteOstergaard),材料:可拉伸超细纤维、棉花和聚酯,尺寸可变。
《深度》,优秀奖,[卢森堡]玛丽卡·萨拉兹(MarikaSzaraz),材料:粘胶、棉、挂毯,
《构造线2》,优秀奖,作者:[澳大利亚/英国]珍妮弗·罗伯逊(JenniferRobertson),材料:石英、碳纤维、不锈钢、丝绸、编织。
《女孩系列(一到十)》,优秀奖,[巴西]埃尔克·霍尔斯(ElkeHulse),材料:棉、毡、线。
2. 中国纤维艺术的崛起、教育的发展、行业与产业的提升
“从洛桑到北京”将国际纤维艺术的平台引入中国,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培育和壮大了中国纤维艺术家群体,促进了中国纤维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还为相关行业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国际前沿艺术资讯、学术成果和人才资源。展览评审委员会由国际知名艺术家组成,每一届展览的中国评委数量都不超过 10%。以第十一届双年展为例,评委会由来自 13 个国家的 21 位艺术家组成,中国仅占两席。尽管国外评委占多数,中国作品的入选率和获奖率仍不断提升,第六至九届双年展的金奖获得者均为中 国艺术家(第十届双年展不设奖项)。在第十一届双年展中,中国艺术家作品约占获奖作品总数的 30%。正如策展人尼跃红所言 :“国外参展艺术家多为职业纤维艺术家,他们的专业性和前沿性给中国艺术家带来了新视野。在与国 际艺术家的对话与交流中,中国纤维艺术家逐渐成长起来,国际评审委员会的肯定说明了这一点。经过 20 年的发展,中国纤维艺术的引领性已经凸显, 但对于一种艺术门类和学科的发展来说,中国纤维艺术毕竟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0 年,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率先成立纤维艺术专业,至今,全国已经有近 200 所院校开设了纤维艺术课程,设置了纤维艺术专业,甚至成立了纤维艺术系。纤维艺术教育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并被写 进了高中美术教材,形成了完整的纤维艺术教育体系。“从洛桑到北京”不仅为相关行业与产业培养了原创性的设计人才,也促进了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者的“转型”--从工艺师到艺术家的转变。江苏镇湖的梁雪芳、浙江乌镇的哀警卫、福建漳州的阮少珍、甘肃天水的刘云帆等成为“转型”的典范。他们在“从洛桑到北京”的平台上成长蜕变,逐渐提升了审美,改变了观念, 扩大了视野,拥有了艺术判断和创新能力,进而带动了自己所在行业的提升与发展。
《暴风雨前夕》
作者:张一璠
材料:羊毛毡
《可触及信息》
作者:曾繁如
材料:纸、鱼线、木框
《纱上水墨系列》
作者:岳明月
材料:纱布、棉线、网纱
《紫泥海》
作者:刘辉
材料:棉线
《生态·信息·生长》
作者:岳嵩
材料:光导纤维、不锈钢
《大地风情2020》
作者:刘全华
材料:棉、毛线
面向未来,“从洛桑到北京”在促进已有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走向成熟和完善外,可以尝试将单一的竞赛制改为竞赛制与邀请制相结合。如今,一些通过展览成长起来的艺术家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相对稳定的艺术面貌。如琼·舒尔茨从 2000 年参展至今从未错过任何一届展览,她也幸运地完成了从参展艺术家到评审委员的转变。然而,还有更多的“老”作者因对“从洛桑到北京”的深情厚谊希望持续参展,这时邀请制对他们更合适,因为他们已经通过了数届展览的“考验”,从而把竞赛制留给青年艺术家和新秀,保持展览推出力作、推出新人的初衷,同时又能促进新老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反思“洛桑双年展” 在身份危机中停办,“从洛桑到北京”作为纤维艺术的专业展会应更注重策展理念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加强对作品的阐释和解读,正如为历届双年展提供学术支持的《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所言,在打破与守住的边界之间,纤维艺术的发展应伴随着“从洛桑到北 京”逐渐形成面向时代的价值建构与理论自觉,纤维艺术家们应正视纤维与工艺、与女性、与生活、与家庭、与传统的内在关联,重视纤维媒材所含有的日常性、亲和性与高情感特点,差异性的社会、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未来构建纤维艺术价值的关键,希望纤维艺术的发展能为当代艺术、当今社会和当下生活提供不同的视角,发出不同的声音。
回望20年,“从洛桑到北京”的创业者们开疆拓土、筚路蓝缕。本届“云”展览在大疫之年依然克服困难顺利举办,这本身就是时间、机缘对艺术家们精诚热情的慷慨回馈,也是对纤维艺术强大生命力的再一次佐证。
原文来源:《装饰》2021年第2期
图片来源:“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一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组委会
注释 :
[1] Lausanne International Tapestry Biennale, 1962-1995. [2] Giselle Eberhard Cotton, Magali Junet, From Tapestry to Fiber Art: The Lausanne Biennials 1962 to 1995, Skira, Milan/ Fondation Toms Pauli, Lausanne, 2017, p.20.
[3] 当时采用“壁挂”一词,对应英文“wall hanging”, 即壁毯。相关词汇辨析参见梁开 :《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M],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第2页。[4] 王凯 :《我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兴起与发展》[J],《装饰》,2001 年第 2 期,第 17 页。
[5] [日] 福本繁树 :《透过洛桑双年展观望现代染织 艺术发展趋势》[C],《科技进步与纤维艺术发展--2010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第1-9页 。[6]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第42页。
[7] 同 [2], p.60.
作者: 梁开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水木学者”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
《装饰》2021年第2期
《艺术头条》202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