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中国美术报》第192期 美育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雕塑教育?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体系,艺术教育更是如此。但毋容置疑,无论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外在动因,都对当前高等院校雕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发展雕塑教育,如何培养雕塑人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不懈探索。
副院长、教授曾成钢授课现场
雕塑教育中的困境
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理解,利用雕、塑或其他组合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立体的造型,当属于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可如今雕塑的门槛被无底线降低,雕塑概念的外延被无限扩大,甚至出现没有展现任何雕塑技能的作品也以“雕塑”之名出现于各种视觉艺术展览场所,这已是司空见惯,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雕塑的面貌涵盖了各种语言形态和造型手段。
就连一些在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巨大建树的学者也放弃了对雕塑这一术语下界定的尝试,王朝闻曾言:“简单的定义很难适应实物的复杂情况。”作为艺术现象这无可厚非,但却给当今学院雕塑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要求,一方面,作为专门学科,其学科属性与内在要求都需要雕塑有自己相对独立和限定的学科范围(这是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艺术现象的丰富性、时代发展、科技应用给艺术生产带来的巨大冲击,暴露出原有雕塑教学系统内部的应对失灵与供给不足。
优化雕塑教学课程体系
在对具体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反思中进一步明确教学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在保持原有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专业研究的新领域,其课程设置要与多元的艺术创作格局相迎合,尽可能丰富课程结构。
目前高等院校雕塑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要素:继续承袭具象写实的教学传统,这也意味以写实为基础的专业技能训练将仍在课程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重视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学习与理论总结;兼顾当代材料与观念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课程参与到与环境和时代相关的“公共性”雕塑的课题之中;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环境更迭挑战等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着力建设实验艺术、动态雕塑、数字雕塑等教学内容,交叉学科被大量引入雕塑教学。
1952 年,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丙召、曾竹韶 探讨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在理论课程开设方面,雕塑概论、中国雕塑史、西方雕塑史、雕塑美学都应有具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以弥补传统雕塑教学模式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状况。同时可通过创办学院刊物、雕塑讲坛、学院雕塑展等多种方式,引进不同的学术思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培养服务社会的专业人才
无论是培养雕塑家,还是培养雕塑专业人才,都应该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等价值层面的引导。“服务社会”不是一句口号或空谈,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建立不能仅仅依靠说教与灌输,更多地是通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这一有效途径来实现的。
实践,是雕塑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公共雕塑等教学内容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其实,无论是技能训练的基础课程,还是观念探讨的理论课程,都只能视为雕塑创作的准备阶段,只有通过参与具体的雕塑创作实践活动,才能展现学生的真才实学与创作姿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雕塑这一艺术形态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体会雕塑艺术如何更广泛地介入现代生活,这同时也是检验雕塑教学成效的唯一标准。
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
以上所强调的都是针对雕塑高等教育的硬性要求,在“硬件”上我们可以保证顶尖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教学设备,然而艺术教育的终极关怀仍是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雕塑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雕塑技能,还应该在专业技能以外具备艺术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回应时代的能力。而对于这些“软实力”的提升,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殷双喜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学术研讨会上,对青年雕塑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对艺术语言专注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历史和人文的修养,让雕塑有更大的思想和人文内涵,更好地打动、感动人。”
双聘教授李象群授课现场
这不仅是对青年雕塑家的要求,也给我们的雕塑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着力的方向。通过在课程设置中加重雕塑理论、艺术史、艺术哲学等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观念、美学素养和人文修养;通过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敏感的洞察力和积极表达社会时代精神的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从事艺术创作、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重视社会职能的发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潘鹤就发出过“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的强烈呼声。雕塑因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介入城市、社会、公共空间等领域,构筑和提升精神文化场域等方面会发生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简言之就是雕塑和老百姓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
在雕塑成为专业学科进入高校以来,其要求不应该仅仅限\于雕塑人才的培养,还应该在雕塑艺术介入公共生活、助力雕塑知识的启蒙与普及、提升公民的雕塑素养和鉴赏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里虽然强调的是高校作为教育机构自身的职能发挥,但因为这种社会职能的有效发挥其实现途径是多样的,这其中学生的参与必不可少,这又构成了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而学生服务社会等责任意识的树立,则是通过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这一有效途径来实现的。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雕塑系主任董书兵讲授的《专业考察》课程 在麦积山石窟进行
可以看出以上所列举各点,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综合系统,教学理念决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学生社会实践、艺术素养、责任意识等的培养与高校社会职能的发挥互为因果,因此对其进行改造与优化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起步将是一个难点。
雕塑教育任重道远
“将来的雕塑人才一定是向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许多基础的知识,如造型能力、动手能力不能丢,这是对人的眼、手、心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要拓宽基础面,如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要增加,而且我认为特别要加强人文领域相关学科的学习,加强美学、雕塑理论、雕塑史知识的学习,这方面,过去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熟悉,怎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改变中国的雕塑面貌乃至文化面貌呢?”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就雕塑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孙振华的具体回答,我想这足以总结与概括雕塑艺术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高校雕塑专业教育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过硬专业技能、掌握艺术创作理论和具有艺术素养的高素质雕塑专业人才,他们目前活跃在高等院校、博物馆、园林、建筑等部门,创造的成果和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培养雕塑人才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感,强调雕塑人才服务大众、服务人民的意识;充分发挥高校在提升与普及公众雕塑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雕塑人才培养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侧重不足;当代艺术种种混乱现象的冲击,导致产生了雕塑人才对于传统技法的不重视、对于创作状态的迷茫、对于雕塑本体语言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从这些方面看,我们的雕塑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雕塑系主任、教授,本文刊发于《中国美术报》第192期美育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