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清华园,春和景明,卉木萋萋。回首一年前,四月的春风里,总书记的殷殷期望与谆谆嘱托犹在耳畔。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考察。在主楼二层展示的学校近年来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前,总书记神色欣然,频频驻足。
“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一字一句,重若千钧,催人奋进。
一年来,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建设瞄准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在文理医工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让我们一起走向其中几项成果的背后,看那些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光荣与梦想,听他们如何给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以回答。
“没有经验可学
我们就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考察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时的重要讲话”
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主控室里,所有人紧紧盯着大屏幕上的各项数据。
反应堆输出核功率,正常。主蒸汽参数和流量,正常。汽轮机带负荷运转情况,正常。
“倒计时,3—2—1!”电闸合上,核电机组正式并入电网,向外输出了第一度电。
这天,是2021年12月20日。终于,三十余年磨一剑的初心凝聚成了一个坚定的回答。
时间回到世纪之初。核研院高温气冷堆科研攻关的接力棒刚刚交到了张作义手中。2006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作为核电专项的一个分项,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其工程目标是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千瓦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张作义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专职技术责任人,在他的老师王大中院士的指导下,和团队成员一起艰难探索。
“世界上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两个关键词,背后是无数难以攀越的险峻高峰。
“世界高温气冷堆领域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能够建设一个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工业示范电站。在这个瓶颈面前,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做过大量努力,但其示范工程最终都没有开工建设。”张作义说。这也意味着,我们是全世界第一个真正建成工业规模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国家。
可这些发达国家都不做,难道意味着这并非世界前沿的领先技术,而是别人弃置不顾的选择?
并非如此。
目前,正是因为看重高温气冷堆在高效发电和工艺热应用、核能制氢等方面的独特能力,英美等国家业已启动相关项目,展开了技术方案的比选和研发。从昔日“跟跑”变为了今日“领跑”,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独。
然而,面对无人登过的顶峰,谁能知道路应该怎么走?
“作为世界首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比我当初预计的多出许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咬着牙往前走。”张作义说。
“当时有一个主设备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我们从设计角度提出了精细的技术方案交给设备制造厂去做,结果中间有两三年设备制造进展缓慢。‘来图加工’的行业习惯让制造厂在这个从来没做过、工艺要求很高的设备面前犯了难,认为这样的设备基本不可能制造出来。”核研院副院长、高温堆重大专项副总师董玉杰介绍。
然而,示范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没有设备怎么行?“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只能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来。”
于是,在北京昌平南口的燕山脚下,核研院“200号”基地一个不大的金工车间里,设计项负责人吴莘馨和团队成员、车间师傅一起想办法,亲自上手,日夜打磨,反复迭代,最终解决了制约蒸汽发生器制造的螺旋盘管套装技术,成功完成了两个螺旋盘管组件的套装。
不仅要自己创新,还要倒逼国内设备制造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请厂家来看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发现我们通过另一种办法巧妙化解了制造过程中的难点。”董玉杰说。
随后,团队及时将研发的工艺技术转化给有关制造厂,最终完成了蒸汽发生器的制造。就这样,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团队解决了大量技术和工艺难题,提升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成套设备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能力。
5万张图纸、10万页文件,15000多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岛设备,包括世界首台套设备2200个,创新型设备660台。这个设备制造国产化率高达93.4%的工程,让我国系统掌握了商用模块化高温气冷堆技术。在这样一个肯定会被“卡脖子”的先进核能技术领域,我们提前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
如今,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满功率发电,未来,为工业园区提供高温蒸汽和核能制氢项目研发也将陆续展开,为“双碳”战略的实施增添强劲的绿色动力。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王大中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他的光荣,也代表着三代立志“建堆报国”的清华人,几百位科学家,30余年的艰苦奋斗。心怀“国之大者”的眼界与卓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定力和能力,是他们一生矢志奉献科研报国的绚烂底色。——自主创新,勇攀高峰,这是他们的回答。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交锋里
逆流而上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考察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时的重要讲话”
2020年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昔日喧闹的校园里如今难得寻见人迹,道路上鲜有乘客的巴士在寂寞穿行。天地间安静得让人不安。
医学科学楼二层的实验室,通明的灯火划破了沉寂的长夜。
“这里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简朴的实验室里,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医学院教授张林琦正在和团队成员们讨论如何才能尽快筛选出对抗新冠病毒的“特种兵”——高效单克隆抗体。
“那段时间就像一根皮筋拉满了,整个人很焦灼。”张林琦团队的副研究员张绮说。彼时,刚爆发不久的新冠疫情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所有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早一天找到抗体,早一天申报审批,就能早一天用于临床救治。
要找到精准打击新冠的“特种兵”抗体,稳定的评估系统至关重要。它就像一名能够给抗体打分的“裁判员”,告诉我们哪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更有效的抗体。
在艾滋病等传染病领域默默耕耘了30余年,长期从事冠状病毒研究的张林琦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从1月12日中国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带领团队着手搭建一个针对这一新发病毒的评估系统。一旦抗体从新冠感染者身上分离出来,他们就可以马上在提前搭建好的系统中评估和筛选。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林琦实验室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而抗体筛选仍在紧张地开展中。“总书记一来,大家很受鼓舞,但也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张林琦说。
“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3天后,张林琦的实验室就爆发出一阵欢呼——“特种兵”抗体找到了!
然而,找到抗体只是药物研发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等待临床试验结果的每一天里,张林琦悬着的心始终没有放下过。
“每一次病毒发生变异,我们都担心抗体药物会失效。但每一次结果证实抗体仍然有很好的活性,我们的心里就又踏实了一些,信心又增加了一份。”张林琦说。
2021年12月8日,消息传来。由张林琦教授团队、生命学院王新泉教授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团队、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正式被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它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能降低新冠患者住院率、死亡率80%以上,通过一次静脉滴注可立即起效。
尽管如此,面对变化多端的病毒,张林琦仍然做好了随时一切归零的准备,“这在科学研究中时有发生,我们只能接受和尊重科学就是如此,在无数被打击、被摧毁的前提下,掸掸土、抹抹汗继续往前走。”
即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这是科学家们的“固执”,也是他们对于科学的信念与信心。
回顾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从2007年实验室建立至今,张林琦团队系统建立和优化了多个病毒学和免疫学的平台技术,为应急投入新冠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除了长期耕耘的积淀,如果没有交叉合作攻关与多方共同努力,这场仗,他们不会“来即能战”,而且打得这么漂亮。
张林琦说,从医院临床研究,到学校基础研究,再到企业药物研发,这不是传统的接力赛,而是一场多方一起跑的接力赛,“用近乎平行性取代了时序性”。
就像冰雪运动里的短道速滑接力,当运动员正在跑道上奋力滑行时,接力的队友不是在前方伫立等待,而是在跑道内一起奔跑,随时准备无缝衔接,接棒上阵。
600多天的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以往抗体药物从研发到上市常常需要10年甚至更久,而他们,只用了20个月。
抗体药物上市或许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目前,张林琦团队仍在进行突变株研究和对病毒有更强抑制力的纳米抗体及其他人源抗体研究,进一步挖掘有效性、广谱性、持久性更强的“备胎”抗体,同时开展具有更强保护力的新一代疫苗研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取得世界领先成果的张林琦团队和他的合作伙伴们,始终保持着知难而进的姿态,在探索未知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在攻克疾病的险滩中,奋楫笃行。专捡最硬的骨头啃,专挑最难的问题上——这是他们的回答。
时代之问,中国答卷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基础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考察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时的重要讲话”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第一句,与那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一样为人所熟知。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句话最早的中文翻译是“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这是1920年8月出版的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它是《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译本,也是国内第一部完整的中文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
在这之后,还有博古翻译的“一个幽灵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的)幽灵。”成仿吾、徐冰翻译的“一个巨影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的)巨影。”陈瘦石翻译的“一个精灵正在欧洲作祟——共产主义的精灵。”……
每一处遣词造句,都包含了译者对共产主义的态度及对其处境的理解。无论是“怪物”还是“巨影”,都无法媲美“幽灵”在表现当权者印象中共产主义“有魂无形、琢磨不定”上的准确生动,其中透露的一丝怯意,正体现了共产主义初具规模时散发出的潜在震慑力。
“这是目前被认为最准确、最权威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主编、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杨金海说。
2400多万字、100余位专家学者与编辑团队共同完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辽宁出版集团,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在2021年4月顺利完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下称《通考》)整整100卷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丛书收集、整理、考证了1949年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经典文本,对这些著作的版本、译文进行逐本考证研究、比较分析。它不仅会告诉你每一本经典著作背后的故事,还能通过对翻译、术语发展变化的比较,展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人如何一步步学习、理解、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
这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中国化的过程,而理解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和线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打开马克思主义思想大门的钥匙。以通考这种方法对百年来中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进行考据和整理性研究,这还是第一次。
“理论学习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通考》丛书主编、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说。
“为什么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非常具像的?一是实践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中国不断传播推广的历史。二是理论上,从毛泽东思想一路发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创新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扬创新的历程。三是著作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著作是如何翻译过来并且一步步为中国人所理解接受的,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具体例证。这些都在《通考》中完整、详实地展现了出来。”
“在当前的时代变局下,很多重大问题的答案没有办法从书本中找到;中国独创的实践和经验,也没有办法套用西方的理论。我们只能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来给出答案。”艾四林说。
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中国现实实践;既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面向时代命题引领时代发展。“既循源头,又立潮头,这样的思想才是管用的,否则它就只是一个不结果实的花朵。”艾四林说。
2021年,在第一套《通考》100卷的基础上,第二套《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100卷的编写出版工作也正式启动,并将于近期推出第一批20卷,献礼党的二十大。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看到第三套100卷通考问世,探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传播的历程。
正本清源、去伪存真,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回答理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向世界,《通考》所展现的,是我们党守正创新之路的缩影。它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更是在努力告诉世界——
时代之问,我们有中国的回答。
谋定而后动。2021年底,《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2030创新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将集全校之智、汇内外之力,努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积极发挥优势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前望雄关漫道,齐心迈步再越。面向未来,清华人将会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创造出更多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的成果,勇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给出属于时代的一份响亮回答。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公众号)